每次饭后难受就怪胃不好?专家警告:你可能真的错怪了它!
吃饭时胸闷气短、饭后疲惫不堪、胃胀恶心、心慌意乱……放下碗筷,它们是不是总被你轻描淡写地归咎于“吃撑了”或者“消化不良”?
可千万别大意!这种想当然的“诊断”,可能正让你错过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它们,很可能是心脏功能异常的早期预警。
●●●
PART.01吃饭时突然胸闷气短
你以为是饭菜太油腻、吃得太快?其实,这可能是心脏泵血能力下降的表现。
心脏功能减弱的直接影响就是,无法为身体各器官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
进食过程中,原本用于肺部供氧的血液被调去支援消化系统,导致肺部供氧不足,就会出现胸闷、喘不过气的感觉。
注意:如果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尤其是在用餐中或饭后几分钟内出现,务必提高警惕。
PART.02饭后有疲惫或困倦感
很多人以为这是“吃饱犯困”,但如果你没有暴饮暴食却依然觉得浑身无力、精神不振,那就要小心了。
通常情况下,如果一餐中进食主食过多,确实可能出现“晕碳”的情况,这是因为血糖升高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从而刺激褪黑素分泌,使人产生困意。
但如果并未摄入过量碳水,并且持续出现浑身乏力,小睡一会儿也无法缓解疲劳感,那就应考虑是否与心脏问题有关。
当心脏本身功能较弱,却为了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而“拼命”输送血液,就会导致大脑等其他器官供血不足,从而出现疲惫乏力的情况。
PART.03略微进食就感到胃胀
明明吃得不多,却感觉胃像被撑满一样?这可不一定是单纯的消化不良。
当心脏功能受损时,血液循环受阻,就像一条堵塞的河流,其下游压力不断升高。
这时,下腔静脉首当其冲,连带肝脏、胃肠道的血液都难以顺利回流,形成淤血。
此时的胃肠道消化能力大打折扣,哪怕食量不大,也会让人感到腹胀难忍。
PART.04饭后无原因恶心、呕吐
刚吃进去的食物还没来得及消化,就一股脑儿吐了出来?排除掉胃病、食材腐坏的原因,这也是心脏问题的典型表现之一。
当心脏泵血效率降低,胃肠道的血流淤积、蠕动变慢,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延长,就会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
尤其对于检出心脏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来说,身体对食物代谢的需求更高,但心脏却无力满足这种高负荷运转,只能让肠胃 “硬着头皮” 工作,反胃呕吐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注意:若同时伴随体重增加、腿部浮肿等症状,更应高度警惕。
*心脏射血分数低:通常提示心脏的收缩功能下降。可能原因包括高血压、心肌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PART.05饭后心跳加快、心悸明显
一般来说,饭后心率较平时快一些是正常现象。
这是因为我们的消化系统工作强度增加了,需要循环系统提供更多的血液来参与消化吸收过程。这也就导致心跳频率变快。
但如果饭后长期出现心跳加速甚至心慌的情况,应该引起重视。建议通过专业检查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心脏疾病。
别让饭后的种种不适,成为压垮心脏的最后一根稻草。听懂它,拯救它,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