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酝酿了两个小时,大脑却依然毫无睡意;好不容易入睡,醒来却哪哪都不舒服,感觉异常疲惫......
这样的夜晚,是不是你的“家常便饭”?
注意!这种“清醒的痛苦”远非单纯的睡眠问题!最新医学研究揭示: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疾病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
PART.01 被误解的失眠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27%的人有睡眠问题,睡眠障碍已经成为威胁世界公众的突出问题。
提起失眠,很多人只想到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但实际上,失眠的表现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医学上对于失眠的判定有严格的定义,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下列情况中一项或几项同时存在时,即可判定为失眠。
1. 连续一个月每周至少有3天出现上床30分钟无法入睡;
2. 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5小时;
3. 在睡眠过程中夜间醒来次数超过3次,醒后难于入睡;
4. 睡眠浅、多梦,甚至频繁做噩梦;
5. 次日起床后伴有嗜睡、疲劳、精神状态不佳、认知功能下降等。
PART.02 揭秘!失眠与心血管疾病
在北京大学一项针对50万名成年人长达10年的随访研究发现,三种常见失眠症状——入睡困难、早醒和难以维持睡眠,都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具体来说,同时具备这三种失眠症状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18%,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增加22%,缺血性中风风险增加10%。
正常情况下,睡眠中的深睡眠阶段,是心脏修复和调整的关键时期,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恢复精力、修复身体。然而,当心脏出现问题时,比如心肌缺血,大脑为保证供氧,就会主动切断深睡眠,迫使身体进入浅眠状态。
这种保护性机制长期激活,反而导致心脏失去修复黄金期,形成“缺血-失眠-更缺血”的恶性循环,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让心脏在“困境”中越陷越深。
PART.03 注意心脏的这些呼救信号!
你身上有没有出现这些情况?当失眠伴随着以下症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因为这可能是心脏严重受损的预警——
1睡到半夜突然感觉胸闷气短,像被重物压住胸口,需要坐起来大口喘气才能缓解。
2睡前或睡醒后,明显感觉到心跳加速、心慌,甚至能听到自己“砰砰”的心跳声。
3晨起后、起身时持续头晕、眼前发黑,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缺氧。
4即使睡眠时间充足,白天依然感到极度疲劳、乏力,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
5睡眠或非睡眠期间无诱因的胸痛,持续3-5分钟,警惕可能是突发心绞痛。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重视起来,尽快就医进行专业的心脏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避免更严重的后果。
PART.04 守护心脏,从改善睡眠开始
1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卧室保持安静、黑暗和凉爽,使用遮光窗帘、耳塞、白噪音机等,隔绝外界干扰。
●每天尽量在相同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是周末也不要打乱生物钟,让身体形成稳定的睡眠节奏。
●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以尝试阅读纸质书籍、喝一杯热牛奶,放松身心,帮助入睡。
●避免在临近睡觉前剧烈运动。
2睡眠+心电监测双管齐下
●夜间睡眠时,可以使用智能手环或手表记录睡眠周期。重点关注深度睡眠时长,低于1.5小时/晚说明睡眠质量较差。
●晨起使用卡帕奇心电卡完成3分钟心脏综合检测,重点关注ST-T段改变(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心率变异性指标(与交感神经活跃度有关,可能影响入睡情况),以及是否出现房早/ 室早等心律失常问题。
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的黄金时间,也是心脏休养生息的重要时刻。当你开始认真对待睡眠,心脏才会给你长久的健康回报。
如果你还有更多关于心脏健康的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