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有几句老话,“想不生病,肚里常空”“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这些看似简单的几句话,背后其实隐藏着深刻的健康哲学。
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发现这句话的建议与营养健康理念不谋而合。近日,最新研究发现:适度保持饥饿感,真的能更长寿!
想不生病,肚里常空!
能忍受饥饿感,才能更长寿
2024年10月9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一项研究发现:适当热量限制可以显著延长寿命。换句话说,适当地保持一定饥饿感,更有希望成为长寿之人。
研究人员准备960只身体健康的小鼠,将它们随机分成了5组:
第1组:饮食上无限制
第2组:每周禁食一天
第3组:每周禁食二天
第4组:热量减少20%(八分饱)
第5组:热量减少20%(六分饱)
每组小鼠的饮食模式从它们6个月大时就开始,直至终生。最终研究发现:
第1组:无限制饮食组小鼠,平均寿命为25个月;
第2组、第3组:间歇性禁食组小鼠,平均寿命为28个月;
第4组:吃八分饱的小鼠,平均寿命为30个月;
第5组:吃六分饱的小鼠,平均寿命为34个月。
限制热量和间歇性禁食都延长了小鼠寿命,且限制程度越强,延寿效果越好,其中,六分饱(热量限制40%)的小鼠具有最强的寿命延长效果,与第1组无限制饮食组小鼠相比,平均寿命延长了36.3%。这相当于多活了三分之一的寿命!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六分饱(热量限制40%)的小鼠,体重终生都在降低、体温也较低、免疫细胞的变化等都是不良的表现。
所以,一定要适度保持饥饿感,而不是过度节食、少吃甚至不吃!因此,更建议大家日常饮食八分饱,适度保持饥饿感,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延长寿命。
适度饥饿感不是盲目节食,
科学少吃记住这7点!
正如研究所证实的,适当少吃八分饱即可,而过度盲目节食、少吃一定会对身体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何科学少吃、保持饥饿感?试试这7点:
1、多吃高膳食纤维食物,有助少吃
有一类食物既能很抗饿,又不会给身体带来热量和负担,那就是——膳食纤维高的食物。膳食纤维虽然不能被胃肠道消化、吸收,也不产生能量,可以说是“肠道过客”。而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降低其他肉类或主食的摄入,有利于少吃。
2024年《科学转化医学》期刊刊发的一项研究发现:与食用“低膳食纤维食物”的人相比,经常吃“高膳食纤维的食物”的人肠道内能检测出更多的多肽酪氨酸-酪氨酸,这种多肽能减轻饥饿感,帮助少吃。同时,这些人还显示出更强的食欲下降效果。这也说明高膳食纤维的食物,能帮助少吃、抑制食欲。
2、控制好三餐比例,晚餐可以少吃
既要限制饮食,但也要保证营养,推荐按照“三餐制”分配热量:早餐30%、午餐40%、晚餐30%。
对于初次想要尝试“少吃”的人来说,可以适当减少晚餐的热量摄入。晚餐和睡眠间隔时间短,吃多了不利于消化。晚餐可以适当吃一些蔬菜、全谷物,以及蛋白质等,尽量控制在7-8分饱。
3、换小一点的餐盘,调整进食顺序
吃饭时把餐盘、碗等换成小一点的。饭盛得少,就能避免出现自己本身已经吃饱了,但“剩下两口饭,别浪费吃了吧”。这样也能一定程度帮助减少热量摄入。同时调整吃饭顺序:菜→肉→主食。吃饭的时候先吃蔬菜和肉,最后吃主食。这样的饮食顺序可以更好实现热量最小化,饱腹感最大化。
4、虽然适量少吃,但要吃健康食物
有人认为,既然少吃那就随便吃一点东西行了,还节省时间,其实这样就大错特错了!2023年12月,《恶病质少肌症与肌肉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较高的饮食质量与较少的体重增加、腰围增加、较低的内脏脂肪组织、皮下脂肪组织和骨骼肌内脂肪以及较好的肌肉质量有关。年轻时吃得健康,中晚年能保持好体型③。如此看来,“少吃一点,但要吃得健康一点”,更有益健康!
因此,建议大家多少一些不健康的“垃圾食品”“超加工食品”,多吃一些天然的健康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肉类、全谷物、牛奶、蛋类、豆制品等。
5、三餐固定好时间,晚餐别吃太晚
三餐定时有助保持健康体重。一般建议早餐7-8点吃完,午餐一般在12-13点吃完,晚餐依据工作时间固定在18-20点左右,20点后尽量避免进餐。
6、不要狼吞虎咽,吃饭不要看手机
吃饭尽量不要狼吞虎咽,每一口食物都刻意地多咀嚼几下,这样你的大脑会更容易察觉到饱感。食物在口腔中的时间越长,你的大脑就会更早地接收到饱食信号。反而狼吞虎咽,会一不小心就吃过多了。
此外,吃饭时也要专注,不要刷手机、追剧,这样难以让大脑更容易感受到是否吃饱。边吃饭边刷手机、追剧,很容易导致一直看、一直吃,无形中吃多了。
7、吃到八分饱,放下碗筷离开餐桌
我们每个人都要摸索自己七八分饱的饭量,需要不断感受和调整。如果吃饭时间相对规律、固定,这顿吃了七八分饱,下一餐前可能会有稍稍的饥饿感,但不会饿得很难受。另外,如果自己感觉吃到七八分饱,就立刻放下碗筷、离开餐桌,否则可能一边坐着就忍不住再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