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布考:从机制到临床应用,开启卒中防治新视角

刚刚落幕的中国卒中学会第十一届学年会坛脑血管病会 2025 上,来自首都医学大学附属北京天医院的秦海教授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 ——《普布考:从机制到用,开启卒中防治新角》,在卒中防治域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向。


图片


发展历程:从工业抗氧化剂到临床降脂药

普罗布考的 出身 颇具特色,它最初并非为医疗领域研发,而是作为橡胶抗氧化剂在化工业中使用。直到 1977 年,研究发现其具有显著的降脂作用,美国 FDA 因此批准其用于降脂治疗。相较于目前临床常用的许多药物,普罗布考的临床应用时间更为长久,为后续的研究和应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基础。

作用机制:降脂、抗氧化、抗炎多管齐下

普罗布考的作用机制复杂且多元,这使其在疾病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

降脂作用:与他汀类、PCSK9 抑制剂等依赖 LDL 受体发挥作用的药物不同,普罗布考不依赖 LDL 受体,主要通过促进胆固醇从肠道、胆道排泄来降低 LDL-C 水平,降幅约为 30%,同时对甘油三酯也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抗氧化作用:作为一种强效抗氧化剂,普罗布考的抗氧化能力强于维生素 E、尼莫地平、卡托普利等传统抗氧化剂或药物。它能有效抑制 LDL 氧化为氧化 LDL,从而减少泡沫细胞的形成,这一过程对阻断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抗炎作用:普罗布考可降低 C 反应蛋白水平,同时增加具有保护作用的一氧化碳水平,进而发挥抗炎功效,从炎症角度干预疾病进程。

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协同增效降血脂

在临床实践中,普罗布考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时,能产生更好的降脂效果

瑞舒伐他汀为例,在使用瑞舒伐他汀效果不佳时,相较于单纯增加瑞舒伐他汀的剂量,加用普罗布考可使 LDL-C 的降低幅度更显著。

对于 20mg 阿托伐他汀单用的情况,其可降低 LDL-C  41%,而联合普罗布考后,降幅可达 60%,额外降低约 20%。这表明普罗布考在他汀类药物基础上,能进一步强化降脂效果。

与卒中的关联:降低风险,改善预后

氧化 LDL 与卒中复发:研究发现,氧化 LDL 水平与卒中复发密切相关,氧化 LDL 水平越高,患者在 3 个月及 1 年内的卒中(包括确定性卒中)复发率就越高。而普罗布考能够降低氧化 LDL 水平,这为降低卒中复发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持。

对斑块的影响:普罗布考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改善作用显著。它能增加斑块强度(超下斑块强度越高,稳定性越好),延缓内中膜厚度增长,减少斑块体积,部分小斑块甚至可消失,从病理基础上降低卒中发生的可能性。

关键临床研究:PICASSO试验的重要发现

PICASSO试验是探究普罗布考临床价值的重要研究,该试验纳入了同时患有脑出血和缺血性卒中的患者。结果显示:

在传统 ASA(降血压、他汀类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可降低 31% 的心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

从安全性来看,普罗布考组与非普罗布考组在不良反应(包括重大不良事件、晕厥、头晕等)方面无显著差异,表明其安全性较高。

此外,该试验还发现普罗布考可能延缓患者认知下降,在 OCA 评分中呈现改善趋势。

对其他疾病的积极影响

心血管疾病:对于心脏病人,普罗布考可降低 35% 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减少 40% 的血运重建需求,对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神经系统疾病: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使用普罗布考的患者在 1 年时的 NIH 评分、改良 Rank 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社会活动能力更强。同时,普罗布考可能通过调节 Aβ 淀粉样蛋白代谢,潜在降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相关的 PIA study(二期临床试验)预计 2026 年完成,值得期待。


图片


指南推荐:获得多方认可

普罗布考的临床价值得到了多项指南的认可,包括中国血脂管理指南、日本动脉粥样硬化指南、基层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4 版)等。这些指南推荐普罗布考用于临床治疗,尤其优先推荐用于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遗传病史的人群,同时也适用于其他需要强化治疗的患者。


图片


秦海教授在告中布考的全面解看到了物在卒中防治中的独特价。从其作用机制到广泛的用,普布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有效的卒中防治手段。相信在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用的推广,普布考将在卒中防治发挥更大的作用,广大患者来更多的福音。共同期待普布考在卒中防治新角下造更多的奇迹,降低卒中的病率、复率和死亡率献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