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V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死亡率高,数据显示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因此,如何更好管理ASCVD患者血管事件再发成为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
10月27-31日第32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以网络形式在线召开,天津市胸科医院丛洪良教授在冠心病-频道2就更好管理血管事件再发:稳定斑块性质,关注氧化应激做了专题报告。医来说有幸对丛教授进行了专访,丛教授就血管事件再发的管理做了详细说明。
医来说:本次长城会上,您在冠心病合并症论坛对如何更好管理血管事件再发进行了介绍,结合您的临床经验,您认为ASCVD患者血管事件再发的罪魁祸首是谁?斑块性质对血管事件影响大吗?
丛洪良教授:大约70%心血管事件是由易损斑块破裂促使血栓形成引起的。
易损斑块是不稳定斑块,像薄皮大馅的饺子——脂核很大、表面纤维帽很薄,极易发生破裂。在临床上ASCVD分为罪犯血管和非罪犯血管,罪犯血管往往是做再血管化要灌注的血管,但并不意味着非罪犯血管就不重要了,因为非罪犯血管也可能存在易损斑块。有学者做CTA研究的时候发现一个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平均有大约5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有的是易损斑块。
找出易损斑块在临床工作中是比较困难的,不可能为了清楚每个病人是否有易损斑块都去检测腔内影像,所以现在的问题在于难以确定非罪犯斑块是不是易损斑块。所有造成冠脉狭窄的斑块几乎都经历了易损斑块期,而易损斑块不一定都会破裂,而破裂的斑块也不一定都会引起心脏事件。
但是对于有冠脉狭窄斑块的病人,如狭窄50%左右的病人,一定要高度的重视,有可能你现在就已经有了易损斑块。而对于易损斑块,最主要的就是要稳定易损斑块,这就要降脂、抗炎、抗氧化治疗。甚至要防止患者在易损斑块期做一些增加等张收缩的运动,像我们常说的Valsalva动作,拔河、举重物、剧烈的竞技性运动等加强等张收缩的的运动。因为这样会很引起易损斑块的破裂,而引发心血管事件,有些青壮年患者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就是这样引起的。
医来说: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重要表现,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与血管氧化应激水平也有关联,您认为抗氧化治疗在阻断动脉粥硬化进程中有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
丛洪良教授:胆固醇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其中,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损害动脉或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比较重的一方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根据密度、体积分为不同的脂质亚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小越容易侵犯到内皮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有两个损害的因素:一个是氧化,一个是糖化。尤其是氧化,氧化程度越大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容易侵犯到内皮,造成内皮功能的损害。即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被氧化了,就最容易进到内皮下损害动脉。
所以说,氧化尤其是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损害甚至是对早期的内皮功能的损害是非常重的。应该在开始内皮功能不全的早期,开启抗氧化治疗,阻断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在整个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中,无论是氧化还是糖化都伴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而且它是一个加速器,可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所以,抗氧化应激是要从动脉粥样硬化的开始一直到动脉粥样硬化的整个进程,即使已经做了搭桥手术、PCI或者置入了支架也应该多关注病人的氧化进展。
医来说:维生素C、维生素E等产品多归为保健品,临床上治疗性的抗氧化药品的应用情况如何,您能介绍一下吗?
丛洪良教授:维生素C、维他命E以及β胡萝卜素这些天然抗氧化剂,在大规模临床实验中得到阴性结果。
这证明天然的抗氧化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临床观察一些合成的抗氧化剂,比如普罗布考,有比较强的抗氧化效果。从它的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再到MVP还有PICASSO这些研究,都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心血管还是在脑血管,单独应用普罗布考或者普罗布考加上他汀,都会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脂质水平,并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对于降低PCI术后再狭窄和减少复合终点事件都达到了统计学差异。这两项RCT研究发现普罗布考这类合成抗氧化剂获得了临床实验的阳性结果,而天然抗氧化剂对于临床抗脂质、抗氧化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抗氧化治疗的话,推荐普罗布考。因为普罗布考有较多临床的循证医学证据。
医来说:氧化应激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重要危险因素,这一概念提出已有20多年,但长期以来基层对抗氧化的关注度不够,您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
丛洪良教授:第一,很多的医生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机制的了解深度还不够。
第二,这么多年来医生更多关注易损斑块斑块的破裂、血栓的形成,重点放在二级预防或者急性事件的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级预防不够。医生更多关注低密度胆固醇的降低,而忽视了像氧化等这样协同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第三,像维生素 C、维生素 E甚至β胡萝卜素这些天然抗氧化剂的临床研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让医生们忽略了抗氧化治疗。这些原因可能都影响了抗氧化剂的应用。